政务邮箱 无障碍关怀版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数据开放数据发布繁體智能机器人 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 访谈回顾

PM2.5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访谈时间:2014年3月26日(周三) 15:00-16:00
本期嘉宾: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何龙
主办单位:

(人居委在线访谈)

(人居委在线访谈)

(人居委在线访谈)
  【主持人】:各位网友你们好!感谢大家今天来参与此次在线访谈活动。根据深圳市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进作风,完善管理,我委网站开设了 “在线访谈”栏目,通过“在线访谈”面对面交流和网上互动,让广大市民更多的了解、关心、支持人居环境工作,广泛听取市民意见,解答广大市民关注的环保热点问题。   【主持人】:欢迎大家踊跃提问、咨询,积极参与。   【市民代表】:现在经常看天空雾蒙蒙,请问是雾还是霾,它们之间有没有区别?霾的定义是什么?   【何龙】:霾的气象定义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作为市民的直观感受就是原来清晰可见的建筑物变得模糊不清了,天空是灰蒙蒙的一片。霾区别于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它的组成主要是水分。一般来讲,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就是现在大家所说的雾霾。另外,霾和雾还有一些肉眼看得见的“不一样”: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霾则有1千米~3千米;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的边界不明显。深圳市2013年霾天数为98天,比去年增加了21天,但仍为近十年第二少的年份。弱冷空气增长、强冷空气减少、热带气旋影响增多,以及降雨日数减少都是霾天数增加的主要原因。---2014-03-26 15:09:28   【市民代表】:我们经常听到霾,为什么要讲的是PM2.5?那什么叫PM2.5?PM2.5对人体和环境到底有什么危害?   【何龙】:PM2.5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细小,只相当于人类头发直径的二十分之一,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可以在空气中漂浮数天。研究表明,PM2.5是形成霾天气的主要原因,PM2.5中有不少可溶性粒子,如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以及有机酸盐等,具有很强的消光作用,导致霾天气。同时, PM2.5比PM10相对更小更轻,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更长,影响范围更广。 PM2.5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主要包括:1、含大量多环芳烃等致癌物及重金属。2、可随着呼吸进入肺泡和血液中,导致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3、是能见度降低的罪魁祸首。   【市民代表】:PM2.5污染是从哪里来的?新闻里说“北京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对PM2.5的贡献只有4”,这样的说法正确吗?   【何龙】:PM2.5污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其他流动源、工业排放、建筑工地扬尘、生活源等及这些来源污染物经过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该说法已有专家认真探讨得出一致结论:“北京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对PM2.5的贡献只有4是被严重低估的”,其原因源于研究方法、样本量等,4也未包含机动车气体污染物形成的二次颗粒物的贡献,且二次颗粒物在PM2.5中占很大部分。多数研究认为在大中型城市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在20-30之间,作为大气污染主要恶化源之一毋庸质疑,但还需要进一步定量研究。   【市民代表】:我们治理霾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市政府做了哪些应对工作?   【何龙】:我国已将雾霾治理提升到国家层面的重要议事日程,政府已经提出了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抑制过快增长的机动车污染,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等措施,逐步改善大气环境。但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努力,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对于雾霾的治理,深圳一直在行动。深圳全面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全面加大机动车污染整治力度,推广应用国Ⅳ车用燃油;加快黄标车淘汰;鼓励市民采取绿色出行方式;深化深莞惠、深港等区域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联防联控。第二,继续推进电厂脱硝降氮。第三,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从源头消减大气污染。第四,加快推进重点行业VOC治理工作。第五,加强餐饮业污染防治和城市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第六,严格环境准入,控制大气污染排放增量。第七,认真处理废气污染信访案件,加强居民周边废气排放源的监测分析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各种废气污染源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今年一月深圳又出台40项措施,重拳治理大气污染难点。“深40条”实现了空气质量因子全覆盖和影响空气质量行业的全覆盖。   【市民代表】:请问深圳市是如何监测空气质量的?   【何龙】:我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国控点位共11个,分布于全市各个区域。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市监测站、省监测中心和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监测数据和空气质量等级及时向公众发布。按照国家环保部颁发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HJ633-2012),用于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项目为六项,分别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   【市民代表】:深圳市的11个空气质量监测点在哪里呢?   【何龙】:按照环保部颁发的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科学、严谨地布设我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点位,并通过了国家环保部组织的专家论证,国控监测点位由环保部批准执行。我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国控点位共11个,分布在代表性的各个区域,监测点位位置位于:罗湖洪湖公园、福田市博物馆(旧馆)、南山华侨城小学、南山南油小学、宝安文汇中学、盐田沙头角、龙岗区委党校、盐田大梅沙中兴学院、大鹏新区葵涌第二小学、大鹏新区南澳小学、龙华新区观澜。   【市民代表】:去年整个深圳市的PM2.5指数点怎么样?哪个地区最严重?   【何龙】:2013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39.6微克/立方米,在全国重点城市和广东省内周边城市中均处于较低水平。从全市各区PM2.5的年均浓度由低到高的排名来看,大鹏新区和盐田区的PM2.5浓度最低,36微克/立方米;其次为南山区,38微克/立方米;福田区40微克/立方米;坪山新区和龙华新区,43微克/立方米;龙岗区,44微克/立方米;罗湖区,46微克/立方米;宝安区,47微克/立方米;光明新区最高,55微克/立方米。   【市民代表】:深圳市的PM2.5情况究竟怎么样?   【何龙】:我市PM2.5浓度呈显著季节变化规律,冬季污染水平是夏季的2倍,春、秋季污染水平相近,且高于夏季、低于冬季。PM2.5日浓度变化规律,早上7~9时和夜间17~20时呈现最大值,表明早晚交通高峰期车流量的增加会显著影响PM2.5浓度。   【市民代表】:何站你好,请问去年我市的空气状况如何?在全国的排名如何?   【何龙】:2013年,全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Ⅰ级(优)空气质量的天数为141天,达到Ⅱ级(良)空气质量的天数为183天,合计占总有效天数的89.0与上年相比,空气质量优良率下降3.6个百分点。空气质量基本保持稳定。2013年全市二氧化硫年均值为1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为40微克/立方米 ,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60微克/立方米,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2.5年均浓度为39.6微克/立方米,在全国重点城市和广东省内周边城市中均处于较低水平。 2013年,我国74个城市实施了新的环境质量标准,我市属于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城市,在74个城市中排名第7,前面六个城市分别是海口、舟山、拉萨、福州、惠州与珠海。深圳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城市中相对较好,这和我市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绿色交通和城市绿化等因素有密切联系,也得益全体市民身体力行的积极参与。   【市民代表】:珠三角地区与北方地区,就像北京、天津、长三角那些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一样吗?不然的话,有什么不一样呢?   【何龙】;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空气污染问题因区域不同还是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其中,京津冀:污染最重,燃煤、石油炼化、钢铁、煤焦化污染尤为突出;长三角:污染较重,纺织、印染、冶金、化工污染较为突出;而珠三角:污染较轻,燃煤燃油电厂及锅炉、机动车污染较为突出。   【市民代表】:请问深圳和全球的一些城市相比,空气质量怎么样呢?会不会差很多?   【何龙】:深圳环境空气质量与国际城市对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由于2013年数据部分城市还未公布,以2012年PM2.5年均浓度为例,深圳是37微克/立方米,香港28微克/立方米,柏林20.7微克/立方米新加坡19微克/立方米,东京14.8微克/立方米,伦敦14.2微克/立方米华盛顿10.7微克/立方米多伦多7.9微克/立方米。   【市民代表]: 我看到网上有很多商家卖“防霾神器”,何站您认为有用吗?我们普通市民应该怎么做才可以防霾呢?   【何龙】:市面上流行的各种“防霾神器”个人认为心理作用更大一些。就口罩而言,当前没有一款口罩的设计适合所有人的脸型。因此由于脸型不同,戴口罩会存在缝隙,空气中的细颗粒污染物就会从这些“漏洞”进入呼吸道。而最近广受热捧的“神器”空气净化器,目前没有相关标准对于适用面积等一些重要指标进行详细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产品质量难免参差不齐。对于广大市民来说,要减小霾侵害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是关键。建议市民在霾天应减少外出、减少锻炼外出后应该及时清洗裸露皮肤如面部、颈部等。从深圳目前的情况来看,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购买所谓的“防霾神器”。且面对霾,作为个体是无力的,人人都是大气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大气污染的制造者。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一方面要关注身边的大气环境,要敢于监督、揭发身边的违法排污行为,另一方面,更要身体力行,广泛参与到大气环境保护当中,注重节约能源,多种树,多走路,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少开车,少使用油性油漆等。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在线访谈活动到此结束。直播结束后我们将把本次的直播实录公布在网站“互动交流”下的“在线访谈”栏目中,以供大家查询。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感谢广大市民对深圳市人居环境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谢谢各位嘉宾的参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