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无障碍关怀版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数据开放数据发布繁體智能机器人 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辅助栏目 > 营商环境改革

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三个有提升”深入推进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办法》《深圳率先打造美丽中国典范行动方案(2020-2025年)》等文件要求,2022年,我市制定并印发《深圳市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工作指引》,明确“应纳尽纳、应退必退、无事不扰、规范管理”工作原则,严格对标正面清单纳入条件,细化正面清单纳入工作流程,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监管工作,实现“三个有提升”,即企业守法意识有提升、执法人员服务能力有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效能有提升。深圳做法纳入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的典型案例,两次得到分管副市长的批示肯定。主要做法如下:

  (一)统筹有力,纳入年度执法目标任务。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统筹谋划、高位推动,将正面清单工作纳入每年市生态环境执法计划,设定正面清单企业年度纳入目标数量,将任务分解到各管理局,在全市的执法形势分析会上予以部署,并定期通报各区正面清单工作的落实情况,形成“执法支队统筹谋划+各管理局推进落实”的工作模式。

  (二)应纳尽纳,拓展清单企业纳入范围。我市积极拓展正面清单企业范围,及时开展正面清单纳入、移出工作,在正面清单企业名单正式发布前,充分听取市生态环境系统各处室、相关职能部门、行业组织的意见,对有行政违法的企业不予纳入,发挥联合惩戒作用。例如,在今年第一批正面清单企业征求意见中,有职能部门反映名单中的“深圳市某龙实业有限公司”存在相关违法行为,我局采纳了该意见,将该企业从拟纳入正面清单企业名单中剔除。目前,我市已完成2023年第一批125家正面清单企业的纳入工作,全市累计正面清单企业653家。我市已安装油气回收在线监测设施的加油站共285家,其中9家首次纳入正面清单,逐步扩大正面清单企业纳入范围。实行“逢进必诺”,要求企业在纳入正面清单前必须签订《守法承诺书》,提高企业环境守法意识。今年已将领秀家具等12家不再符合纳入条件的企业移出正面清单,并同步更新“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对象库。

  (三)科技赋能,推进非现场监管。将正面清单企业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双随机、一公开”系统中对所有正面清单企业予以标记。充分应用废水、废气在线监测设施、污泥视频监控、VOCs工况监控等智慧感知端开展非现场执法。今年以来,全市通过“双随机、一公开”对97家正面清单企业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

  (四)宽严相济,促进包容审慎执法。落实省、市包容审慎和正向激励相关要求,积极拓展“环保顾问”“环保管家”等技术支持服务范围,加大帮扶指导力度,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以更多实实在在的便企惠企举措,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支持企业绿色转型、低碳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核查帮扶、体检式帮扶114家次,组织“送法规、送技术”服务企业99家次,召开法规、政策宣讲会2场。实行首违免罚、轻违不罚等柔性执法方式,协助文迪五金、东柏彩印等5家正面清单企业申请不予行政处罚决定。

  (五)助企纾困,兑现正向激励承诺。推荐港艺金塑胶等16家正面清单企业优先列入2022年度清洁生产审核优秀企业评选、推荐欧姆龙等3家正面清单企业成为全市执法大练兵实战练兵基地。按照《关于组织实施2023年度深圳市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的通知》要求,指导迪爱生和TCL华星光电两家正面清单企业成功申报污染处理设施更新改造补贴380多万元、永富五金等3家正面清单企业申报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费补贴1.38万元。光明管理局为激发企业绿色发展新动能,印发了《光明区促进绿色生态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对首次纳入正面清单企业实行一次性奖励1万元的激励措施。


相关附件

相关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