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臭氧污染超标天气频现是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行动过程中面临的长期痼疾,如何降低环境空气臭氧浓度、减少臭氧超标天数成为迈向“深圳蓝”生态愿景道路上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华管理局立足实际,科学应对,直指根本,从臭氧生成源头入手,以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为依托,采取遥感遥测监控手段,铺设以“点”顾“面”的可视化、全时段、高效率的企业废气排放区域监测网,初步形成了VOC物种层面的精细化管控策略,成功进入臭氧污染治理的新阶段。
可视化监控企业排放行为,寻找促进臭氧生成的“元凶”,架设在龙华观澜某高层建筑楼顶的红外遥感遥测光谱仪可实现人机交互动态观测,设备识别并记录了周边3km范围内环境空气中弥散的各种气体种类和浓度分布情况。此次采用的红外遥感遥测光谱分析仪可识别400余种工业领域常见的污染组分,覆盖了绝大多数典型工业企业排放的气体物种。通过持续的红外遥测分析工作,发现监测点位附近区域多个潜在的疑似排放源,红外遥测分析系统可视化界面显示的“烟羽状”、“扩散状”等污染物的排放痕迹助力环境分析工作人员快速锁定目标企业,达到精准溯源的监测效果。
除了针对企业排放污染物进行监测,红外遥感遥测设备对观澜片区大气环境中存在的VOC气团扫描记录,从物种、浓度、出现频率等对比分析,获得了区域促进臭氧生成的优势物种清单。这对于环境管理部门在后期开展针对性的精准应急减排、精准管控企业减少向大气环境中排放优势臭氧生成前体物总量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源头上遏制臭氧浓度升高的趋势。
精细化构建污染源成分谱,廓清企业排放组分的“迷雾”,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华管理局始终坚持多手段协同并用、互证查验、各显神通的科学监测思路,“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除了开展红外遥测,此次还同步采用了傅里叶红外光谱自动检测设备对观澜片区VOC年排放量3吨以上的二十余家工业企业开展了排放废气组分检测工作,逐一识别企业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构建目标企业废气污染排放的成分谱,从物质种类、浓度层面勾勒出工业企业的排放特征,描摹出排放“画像”。
某企业废气排口排放成分谱
不同的VOC物种具有不同的物质特性,描绘出企业的排放“画像”,可以有效评估工业企业对区域臭氧生成的贡献能力。通过对目标企业臭氧生成潜势排序,筛选出观澜片区需要优先管控的涉VOC工业企业,从而为环境管理部门深入臭氧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监测企业有了“鹰眼”,臭氧治理就有了硬抓手,生态保护也有了好阵地,人民的美好生活也有了更好的保障。接下来市生态环境局龙华管理局将进一步深挖红外遥感遥测技术的应用场景,将该技术充分融入到企业排放监测体系中,发挥其可视化、全时段、高效率的监测优势,以时代前沿的科技砖瓦筑牢生态环境保护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