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中国气象局专家组一行,对大鹏新区申报“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工作进行了实地现场复核,并听取了新区“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复核工作情况汇报。
20日上午,专家组一行先后前往鹏城社区、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两个监测点对空气负氧离子及相关气象要素进行了实地数据采集和复核,实地调研监测现场负氧离子浓度,采集相关数据。
(专家组一行实地调研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根据现场复核结果看,大鹏新区负氧离子浓度普遍较高,2019年,区域年平均值达1176个/cm³,适游期均值为1264个/cm³。此外,大鹏新区2020年1-9月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为97.4%;全区森林覆盖率77.6%;拥有国家地质公园1个,园内森林覆盖率达98%;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植物种类占深圳市的70%,拥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珍稀濒危植物;大鹏湾和大亚湾海域的珊瑚群落覆盖率达50%;地表水质总体优良,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Ⅰ类标准,河流、近岸海域水质总体良好。
20日下午,新区召开“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工作复核评估会,新区领导华根同志主持会议,新区相关部门参加会议。专家组一行和广东省气象局张立波、深圳市市气象局王延青、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刘杰等领导出席了创建工作复核评估会。
(大鹏新区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工作复核评估会现场)
会上,新区分管领导华根同志对“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复核专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多年来,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实现更高层次发展,先后获得4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字招牌,走出一条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特色发展的大鹏路径。此次“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对深化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希望专家们为新区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多提宝贵意见,新区将认真梳理落实好专家们的意见建议,认真对标完善各项工作,确保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
(大鹏新区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工作复核评估会现场)
随后,专家组成员共同观看了大鹏新区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宣传汇报片,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负责人洪晓群同志从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创建工作举措及亮点、创建条件达标情况等各方面向专家组详细介绍了新区“天然氧吧”创建工作情况:
为充分发挥大鹏新区生态环境优势,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鹏新区以创建“天然氧吧”为抓手,制定了《大鹏新区创建“天然氧吧”工作方案》,结合新区山水、森林、海洋、沙滩、地质、气候和历史文化等旅游元素,充分挖掘新区高质量的生态旅游憩息资源,突出新区生态海洋旅游特色,打响生态旅游品牌,推动绿色产品和生态服务的资产化,让绿色产品、生态产品成为生产力,使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近年来,大鹏新区围绕“生态立区、经济强区”发展战略,守正创新,推进了多项创新工作和重大举措:一是科学规划引领绿色发展。制定发布了一系列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生态旅游相关的方案和规划,出台《深圳市大鹏新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工作计划(2019-2020年)》《大鹏新区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行动方案(2020—2025年)》。二是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出台了首个以深圳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的区级改革方案《深圳市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年)》,初步构建以量化评估为基础,生态产业化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制度体系,出版粤港澳大湾区首册生态文明体制创新研究丛书《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量化评估机制理论与实践》。率先推出全国首张“编实”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全国首个湾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大鹏半岛生态文明综合指数,率先实施货币化生态补偿机制,编制完成全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指南》,广东省首批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在大鹏挂牌成立,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区县级全要素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平台,完成了包括空气、负氧离子、地表水、近岸海域在内的生态环境全要素在线测监控设备的安装、联网,全覆盖开展陆海统筹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全省唯一环境资源“三合一”审判法庭在大鹏落户;大鹏湾被推介入选全国三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三是推动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实施“大鹏蓝”,在媒体报刊开辟专栏,公示公告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不达标结果,采用“无人机+地面巡查”模式,全覆盖检查扬尘治理情况,新区PM2.5年均值由2015年的26微克/立方米降至截至今年9月底的14.5微克/立方米,降低近45%;持续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实现污水收集处理率从新区成立之初的不足10%提升到98.3%;陆海联动治污,构建从“海域-流域-陆域”陆海统筹保护新格局,建立海洋环境治理联动机制,在全国首先联合海洋管理、海洋执法多部门签订合作备忘录框架协议,形成“信息共享、联合会商、联动执法、联合督察”四大机制;系统实施陆海污染源管控,实施陆岸巡查、海上巡航、无人机巡检;开展海岸带生态调查与监测,摸清海岸带生态“家底”;开展珊瑚礁、红树林等生态修复。9月17日《大鹏新区持续完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打造“美丽海湾”》获深圳市副市长张勇批示肯定,9月23日大鹏新区打造美丽大鹏湾的成功经验,获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批示“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深圳走在前列。”。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绿色发展经济体系。以特色民宿资源为核心,以沙滩为重要纽带,利用火山地质遗迹,综合开发本土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山海资源,打造滨海生态旅游名片。引入创新驱动要素,大力发展“生物、海洋、旅游”三大新兴产业。目前,大鹏新区已吸引超过110家生物医药、生命健康、海洋生物产业企业及科研机构落户。
汇报结束后,专家组就大鹏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气候背景条件、负氧离子浓度、空气质量、水质、旅游配套等“中国天然氧吧”评价指标进行了现场质询,并就创建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会议上,专家组一致认为大鹏新区生态禀赋好、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工作有规划、有举措、有成效,申报资料详实全面。建议新区把握好生态环境优势,讲好新区气候品牌故事,树立气候旅游标杆。专家组长赵艳霞表态,专家现场实地实测、复核后,将大鹏新区有关创建工作情况如实报中国气象局专家评委进一步审核,预计11月份将公布评审结果。
最后华根同志代表新区表态,感谢专家组一行对大鹏新区“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工作的肯定和指导,新区将按照专家组提出的宝贵意见,高标准、严要求继续推进大鹏新区天然氧吧各项工作。同时,将以创建“中国天然氧吧”为契机,通过多平台、新媒体强化“中国天然氧吧”品牌宣传推广,推动“中国天然氧吧”与旅游业、康养产业实质性融合,为新区更深层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争当可持续发展先锋,加快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