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无障碍关怀版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数据开放数据发布繁體智能机器人 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 环保新闻

追青逐绿 向美而行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为城区添颜值提气质

  以“城市生息”为主题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在2022年落地罗湖,奇妙的建筑设计在工业遗存空间中激发出的城市生命力,与罗湖“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态格局,构建出“罗湖限定”版的“城市生息”。

  这份独有的城市生息,来自一张张斐然的成绩单。2022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以低碳绿色发展、精细执法监管、落实综合改革、聚焦民生诉求为重点,办理广东首例通过购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实现替代性修复的案件;印发全市首个GEP提升方案、生态领域改革方案;环境信访总量实现深圳全市唯一“七连降”。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以实际行动为罗湖添“颜值”提“气质”。

  试点项目走上“国际舞台” 明年将申报20个近零碳项目

  可视化可监测的堆肥箱、小型可视化雨水循环再利用系统、气象角……在深圳市罗湖区怡景幼儿园内,这些可视化的自然教育教具为学校增添了不少色彩。怡景幼儿园近零碳排放校园试点项目是罗湖区近零碳改造试点项目之一,2022年被纳入了《罗湖区打造“低碳先锋城区”行动计划(2022-2025年)》,怡景幼儿园将被打造成全国第一家近零碳排放幼儿园。

  怡景幼儿园近零碳排放校园试点项目更是代表深圳经验走上了“国际舞台”。在2022年举办的第二十七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7)中国角“讲述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故事暨南南城市气候合作发展”主题边会上,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亚立便以此为例向世界分享。

  积极推动一批近零碳改造试点项目落地,是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为打造低碳先锋城区护航的一个缩影。罗湖还积极探索“买碳”赔偿。2022年9月签订广东首个“碳普惠替代性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在全省率先通过购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开展替代性修复,这距离《深圳市碳普惠管理办法》出台仅一个月时间。

  生产生活的绿色化、低碳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趋势。罗湖区正在积极打造“低碳先锋城区”,一方面持续推进第一批项目即锦田小学与怡景幼儿园近零碳排放校园试点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前完成验收;另一方面是将推动第二批试点项目即笋岗片区、知汇广场建设,计划2023年申报20个近零碳项目,全面深化低碳试点工作。

   立足生态廊道“十字路口” 守护生物多样性宝库

  罗湖区东北部的大望梧桐片区是深圳“山海连城计划”中山脊翠脉上最精彩的段落,也是罗湖区“一半山水一半城”空间格局的生态核心。罗湖将重点打造大梧桐生态融合发展区,提升打造“低碳先锋城区”行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2022年,《深圳市罗湖区大望梧桐片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完成编制工作,大梧桐生态融合发展区等重点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也稳步推进。该项工作被纳入市级重点改革项目,选取区域的总面积达42.98平方公里,覆盖罗湖区面积的54%,为生态环境护航的同时,也助推了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大梧桐生态融合发展区是罗湖生态版图的“绿宝石”,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立足深圳生态廊道“十字路口”定位,罗湖区开展了接近半年时间的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2022年11月,罗湖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工作首轮结果出炉。结果显示,在梧桐山、深圳水库等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监测,发现植物235种,含土沉香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3种,发现动物103种,含豹猫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0种。

  成群黑鸢高空翱翔、夜行豹猫领地“巡航”、白刺湍蛙“歌声”回荡、擎天桫椤“立地成王”……越来越多珍稀濒危物种频频现身,是罗湖生态环境向好的最好佐证,也是罗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

  为守护好罗湖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专业技术团队将持续对在梧桐山风景名胜区、东深供水-深圳水库水源保护区、银湖山郊野公园等重点区域等重点区域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整理和编目,为强化生物多样性长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制定《罗湖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年度实施方案》。

  罗湖全力保障大梧桐生态融合发展区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罗湖区区域环评综合改革将继续深入开展,力争于2024年实现辖区内全域覆盖,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区域环评“线上办”。

  全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蓝天白云、河水湍流、绿树成荫、鸟群齐聚、渔者垂钓、孩童踏水……深圳水库排洪河边,罗湖的冬日一片“绿意盎然”。深圳水库排洪河位于罗湖区东部深圳水库坝下,属于沙湾河的下游段,为深圳河一级支流,全长3.8公里左右。这河段的生态环境好坏对于罗湖大部分居民而言,是生活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

  罗湖全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进美丽罗湖建设。守护“深圳蓝”,全方位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罗湖区PM2.5累计平均浓度15.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93.5%,为全市唯一没有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气的行政区。

  守护“碧水流”,深入推动实施水污染防治。数据显示,1-11月,罗湖区生态文明考核断面均阶段性达标,其中国考断面深圳河河口为地表水Ⅳ类标准,深圳水库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省考断面径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守护“静生活”,全力化解噪声扰民问题。积极落实《新噪声污染防治法》,加强研判执法,1-11月,罗湖区2个功能区噪声点位昼间达标率均为100%。

  追青逐绿,向美而行。罗湖将继续通过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民生诉求改善噪声臭气扰民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力争2023年年底前全面完成罗湖区天然气锅炉低氮改造任务;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的比例达到60%以上;谋划辖区信访投诉八年连续下降。

  绿色发展不仅关联着经济增长,也定格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将聚焦减污降碳、扩绿、增长,统筹生态保护、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在生态环境改善、低碳绿色城区建设、绿色发展转型、自然生态保护方面上不断发力,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先锋城区建设。(来源:深圳晚报)


相关附件

为您推荐:

相关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