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河阔,鱼翔浅底,一条大沙河生态长廊汇聚全球创新活力;一半山水诗意一半都市繁华,华侨城湿地城市绿洲打造闹中取静的城市一隅…在南山,这样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场景并不少见。
12月3日,由新华网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支持的“第九届绿色发展论坛”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上发布了“20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案例”。南山区荣获“20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区”,这是今年来继获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实践基地”后的又一荣誉称号,也是南山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以来交出的又一份优异的答卷!
近年来,南山区积极探索高水平“两山”转化新路径,实现经济与生态双优,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率先发布全国首个打通“两山”转化的“GEEP”核算体系,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2019年以来,南山区GDP从6279亿增至2022年的8035亿元,PM2.5从24.5降至16.9微克/立方米,优于欧盟第二阶段标准。全域优良河长比例从57.6%增至97.3%。大沙河成为广东省生态修复和美丽河湖十大范例。
前瞻谋划"双碳"工作,打造绿色竞争力。率先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全国率先将低碳全过程管理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硬要求,对辖区约700亿元的政府固投项目提供低碳建设指导,从制度层面保障城区建设和减污降碳高效协同。2022年南山出台全市唯一、全国首个绿色低碳产业扶持政策,落实扶持资金1400余万元。发布全国首批绿色低碳企业、产品评价标准,填补国内空白,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优化服务监管能力,打造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搭建生态环境全要素监测网,融合CIM数字底座和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全国首创“环境+气象”“生态+环境健康”和实时交通碳监测,让生态环境监管更智慧。落实国家综合改革授权试点要求,以简政惠企、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完成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区域环评改革,豁免90%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手续,并为企业落地提供“绿色标尺”,方便企业科学选址,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南山区将持续推进“三生”深度融合,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奔赴,努力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绣好“两山”实践的南山画卷,守护绿美深圳、生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