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无障碍关怀版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数据开放数据发布繁體智能机器人 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 环保新闻

一“孵”百应!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边集结边行军边打仗”着力打造环保铁军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自2019年深圳市机构改革成立以来,持续夯实改革成果,紧紧围绕“科教兴站”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党建+”工程稳步实施、“监测铁军”战斗力持续提高、“队伍作风”建设高点推进……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创造性开展工作,通过改革人才选拔机制、打造监测技术范本、开展科普和技术交流等“五大举措”,“孵化”出一支政治强、本领高、敢担当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铁军队伍。肖静娴就是其中的一位。

  肖静娴,“孵”在一线的监测人

  走进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身穿白大褂的肖静娴正安安静静地做着新污染物的检测实验。就在前不久,她获得了2023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肖静娴在“劳模谈”上这样形容监测事业。从环境监测领域的小白成长为技术骨干,肖静娴深耕了十年。自2014年进入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罗湖分站(以下简称罗湖分站)以来,肖静娴长期奋战在环境监测工作一线,与样品、仪器、数据打交道,扎根在实验室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严谨地执行每一步实验操作,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准全”。

  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努力,肖静娴练就过硬的监测本领,她独立完成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分析标准方法的扩项基础实验,并通过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扩项评审,填补了罗湖分站在VOCs监测能力上的空白。同时,她身兼数职,不仅从事实验分析,也兼职采样、质量控制、报告编制等工作,逐渐成长为环境监测业务的“多面手”。

  从2021年的深圳市第二届环境应急大比武“最佳环境应急理论考核奖”,到2022年的广东省第三届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练兵比武个人综合奖一等奖,再到如今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肖静娴次次都能摘牌获奖、独当一面,其背后不仅有个人日复一日的刻苦努力,更有单位细致全面的潜心培养。

  练兵比武,让监测人才“冒”出来

  每次接到参赛任务后,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都会迅速成立工作小组,在全站进行宣传动员,并通过开展站内比武选拔,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严格标准真练实比,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在形式多样的比武选拔活动中,全站监测人员学理论、练技术,不断涌现出一些监测标兵,成为人才梯队建设的中坚力量。例如,在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中,孟庆华同志获得综合比武市级选拔赛一等奖,省级选拔赛二等奖,全国决赛三等奖,并代表广东省代表队获得一等奖;在广东省第三届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练兵比武(区县站组别)中,曹训阳、洪慧明、文天云、杨利娴同志获个人总分一等奖,丁小娇、杨鑫同志获个人总分二等奖,刘森林同志获个人总分三等奖;在2023年广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大比武中,洪梓坝同志参赛队伍获最佳应急监测奖第一名;在深圳市第四届应急比武活动中,张凯元、邓小龙、叶洞君、洪梓坝、曹训阳、陈植名同志获“最佳应急监测奖”;在深圳市第十三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2023年深圳技能大赛—环境监测员职业技能竞赛中,马悦同志获得二等奖及“深圳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张丽珊、林澈翔同志获得三等奖,范慆同志获优胜奖…… 

  同时,也正是因为有领导的重视、科学的筹备和全体监测技术骨干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在重多比赛中取得了不凡的成绩:2023年,助力深圳在广东省第四届应急比武活动取得应急监测项目第1名的优异成绩;在深圳市第四届应急比武活动荣获综合排名、信息报告和应急监测多项目第1名;2022年,参加广东省第三届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练兵比武活动,获得团体总分、个人总分、理论知识、实验室分析四个单项第一。

  五大举措,“硬核”支撑人才队伍建设

  新方法,以制度保障为牵引。良性的人才选拔机制,能够助力监测人员修炼出更多“独门绝技”。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向肯干能干的一线人员给予倾斜,着重在专业能力水平、比武获奖、科研成果等技术能力方面加强引导,在全站形成了“比超赶学”的干事创业氛围。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成立以来新增高级工程师30名、中级工程师13名,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比达65%以上,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研究生以上人员13名,研究生以上人员占比约30%。

  新形式,以练兵比武为基础。人才成长的沃土不仅仅有选拔的机会,更有各类技术比赛与技能培训,通过比赛促常态化练兵,锻造生态环境监测铁军。2022年,举办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第一届监测技术人员练兵大比武,提升一线监测人员技术能力,83名技术骨干参加了比武;2023年,开展应急监测大比武锻炼各分站应急监测反应及处置能力,10个队伍参加,最终评选出6个获奖队伍;2023年,举办“金点子大赛”主动向科技要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共39个项目参加评选,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

  新机制,以阵地建设为突破。除了完善制度保障、组织开展各类技术比赛,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于2022年创新建立了“一证多场所”的新实验室管理体系。一方面,打破原有分站“各自为战”的人员管理和培养模式,打通了分站间人员交流和流动的快速通道,实现了人才培养“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共享和整合机制,真正形成全市监测资源“一盘棋”。另一方面,注重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各区县监测队伍“传帮带”机制,加大力度培养符合各类监测岗位需求的监测队伍,让更多监测人才也慢慢成为一捧沃土。2023年,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号召60名青年骨干积极承担各类“急难险重”任务,到部门主任、授权签字人、质量管理人、一线监测等关键岗位锻炼,勇于攻坚克难,实现监测事业创新发展。

  新体系,以技术范本为利器。针对各分站应急监测不够系统规范,人员能力较弱的问题,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组织编制了《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手册》,通过编制现场调查、监测方案编制、报告编写等关键技术范本,极大提高了对监测人员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成为监测人员随时可查可用的工具书。2023年,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组织或参加应急监测实战及演练32次,完成应急培训任务23次,出动监测人员183人次。

  新格局,以全面发展为追求。强化党建引领,创新生态文明队伍建设,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组织全体监测人员开展别开生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开创3条环境监测研学示范路线,打造“党建+宣传”品牌活动,活动被主流媒体宣传35次,覆盖全市群众120万人次,加深青年干部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带动监测人才发展。

  在此基础上,还搭建创新监测技术的研究平台,加强与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以合作带动人才培养,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新污染物、光污染监测等新领域新技术进行研究。在党建引领下,监测队伍不断壮大,机构成立以来共发展了13名同志向党组织靠拢,组织全体党员到大别山、延安、贵州遵义等革命根据地集中培训4次。2023,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组织党员集中学习101次,到档案馆、烈士陵园等开展红色教育28次,推动了工作的提质增效。

  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将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生命线”“顶梁柱”作用,以队伍建设为抓手,“边集结、边行军、边打仗”,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练就监测“多面手”,全方位多途径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新动力,为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我国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贡献力量。


相关附件

为您推荐:

相关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