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无障碍关怀版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数据开放数据发布繁體智能机器人 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 环保新闻

深圳空气质量稳居全国超大城市第一

  冬日暖阳,天朗气清,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广东省深圳市的冬天令人格外惬意。“现在天气好,空气也清新,为‘深圳蓝’点赞。”提起近年来空气质量的变化,市民们赞不绝口,话语间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

  “深圳蓝”常相伴,源于环境空气质量的不断改善。近年来,深圳市始终坚持精准谋划、聚焦重点、 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连续6年出台《“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总体方案,强化工业源、移动源、面源等污染源治理,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2023年1月—12月,深圳市环境空气质量AQI达标率为97.8%,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PM2.5浓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三,在全省21个地市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二;臭氧平均浓度为1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微克/立方米;自有监测以来首次出现“零”灰霾,空气质量稳居全国超大城市第一。

  转存图片

  图为深圳的蓝天白云。

  全面部署,推动工业源VOCs攻坚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落实工业企业减排是其中重要环节。

  作为深圳市的工业大区,宝安区涉VOCs(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工业企业达1.6万家,企业数量和排放量占比都是全市最高。2023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率先打响宝安区VOCs治理攻坚战,通过制定十大行业废气治理指南、VOCs源头减量补贴办法、VOCs攻坚工作成效评价体系,进一步明确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激发企业自主改造内生动力。同时,开展“点对点”帮扶指导,打造100家样板企业,累计减排VOCs达891吨;搭建“码上换炭”线上自主填报管理系统平台,换炭量达273吨,较2021年增加了77%。

  凭借着“敢想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近年来,深圳市VOCs治理领域开创多个首例。

  在全国率先建立起VOCs和NOx排放量滚动更新工作机制,持续开展重点污染源VOCs和NOx排放量季度滚动更新工作并建立排放清单,为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在全国率先开展产品环保标准制定,研究制定《微电子和电子组装用清洗剂中挥发性有机物和特定有害物质限量》《建筑装饰装修涂料与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两项标准,着力构建国际先进的标准体系和治理体系,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现代化大气污染治理范本。

  与此同时,提前一年并超额完成VOCs年排放量≥3吨企业分级评价和差异化管理目标任务,并持续开展动态管理;树立14家A级示范企业样板,并在全市推广;建立3个低VOCs原辅料示范库,收录421批(次)产品和技术信息,完成50家企业原辅料替代,淘汰简易低效治理设施68家,推动117家企业完成深度治理。

  夏秋季臭氧高发期,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出倡议,鼓励加油站实施夜间卸油和全密闭卸油,减少装卸油过程中的油气排放;倡导车主与市民积极响应错峰加油,避开高温时段加油,减少加油过程中的油气挥发,践行“135”出行方式,实现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深圳市还督促285家加油站、3座储油库、299辆油罐车完成一轮次油气回收治理效果检验检测,并制定相关补贴政策,加强帮扶指导,进一步加强加油站油气排放治理,减轻臭氧污染。

  全域覆盖,加快移动污染源治理

  以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大功率柴油车等为代表的移动源机械具有排放量大、流动性强、分布面广等特点,如何有效监管这些移动源,降低尾气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深圳市通过长期摸索,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在机动车方面,推行“双随机”监管制度,积极协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公安交警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抽查,加快老旧车淘汰、推广新能源汽车,累计淘汰老旧车约6.1万辆,推广新能源汽车23.2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97.1万辆,新车渗透率达67%。推动357辆生活垃圾勾臂车、转运车实现清洁化替代,新增港口作业机械全部使用新能源。累计建设充电桩约16万个,形成覆盖全市的充电服务网络。

  在非道路移动机械方面,全市范围内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进一步减少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提前实施国家第四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2023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已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检测3723台(次)。

  在船舶方面,深圳港现有岸电设施24套,2023年新增岸电设施两套,累计连接岸电805艘(次),用电量达1725.69万千瓦时,岸电使用率达7.7%,岸电覆盖率和使用率在全国领先。

  全程落实,加强扬尘及餐饮油烟管控

  一直以来,深圳市把工地扬尘防治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依托“空天地”一体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多参数、全方位为深圳空气质量“把脉”,推动扬尘治理从“常规化”向“精细化”转变,全面落实“6个100%”扬尘治理措施。

  2023年,深圳市修订《深圳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明确各扬尘主管部门职责,发布《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房屋拆除工程扬尘防治技术规范》,为全市扬尘防治工作提供了标准化技术指导。

  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辖区也积极采取行动,通过开展工地扬尘巡查和道路降尘巡测,不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按照“扬尘问题整改不超过24小时”原则,立即对问题进行整改。同时,将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名单予以曝光,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曝光一批、查处一批、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此外,为加强监管,深圳市在全市2400余家工地安装了TSP在线自动监测设施,并接入全市统一监测平台,全面实时监控工地扬尘。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进一步创新完善扬尘管理机制,会同各建设主管部门继续加强工地扬尘污染监管,切实提升工地扬尘精细化管理水平。

  随着餐饮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各类餐饮企业日益便民,但油烟扰民问题也逐渐成为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对此,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推广餐饮服务“红黄绿分区”名录工作,要求各区动态梳理并监管分区名录,加强名录共享,将“红区”纳入餐饮服务“禁设区”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源头上管控餐饮油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目前,“红黄绿分区”管理已在福田、宝安、光明等辖区开展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谋划“十五五”工作的关键一年。接下来,深圳市将对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要求,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广东省关于《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目标任务要求,以细颗粒物(PM2.5)控制为重点,聚焦VOCs和NOx减排;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提升污染防治能力;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源头防控;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不断增强市民的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源:中国环境报)


相关附件

为您推荐:

相关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