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无障碍关怀版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数据开放数据发布繁體智能机器人 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 环保新闻

深汕首次完成海洋碳汇摸底调查

  近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深汕”)首次完成辖区海岸带及1824.77平方公里海域海洋碳汇摸底调查,制定了《深汕特别合作区海洋碳汇发展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了深汕的海洋负排放及碳汇价值实现,推动海洋“碳”索之路高质量发展。

  红树林:资源禀赋优异,增汇潜力大

  深汕的红树林碳汇资源颇为丰富,总面积为7.78公顷,主要分布在小漠港、赤石河入海口以及赤石河感潮河段直至赤石镇赤石大桥区域,分布有包括珍稀濒危红树种银叶树在内的多种红树林群落,主要以白骨壤、海漆、秋茄、桐花木、黄槿及混合群落为主。值得一提的是,在小漠港北侧和赤石河南侧,曾经的养殖区在退塘退养后,短时间内自然生长出了大片红树林。截至2023年底,深汕的红树林碳储量已达到2031.27吨。

  “红树林在蓝碳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储碳能力极为显著。”红树林碳汇数据专家在采访中强调,“深汕拥有较好的红树林生长条件和大量宜林地。在部分退塘还林区域,红树林群落自然恢复,将会形成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健康的稳定形态。随着退塘还林和红树林营造工作的进一步落地,红树林的碳汇能力将会更快提升。”

  海洋牧场:“蓝色粮仓”创造碳汇价值

  “碳汇渔业是一种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把这些碳移出水体的过程和机制,形成一种可移出的碳汇。”“双壳贝类和藻类等养殖水产品是碳汇渔业的典型代表。”从事深汕海洋碳汇问题研究已有数年的李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碳汇渔业与“蓝色粮仓”理念相结合,不仅能够增强海洋的碳汇能力,还能创造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凭借其良好的养殖基础,深汕已成为生产高品质海产品的理想之地。特别是鲘门等海域,以其丰富的海洋资源,成为了双壳贝类养殖的重要基地。2023年,深汕海水贝类养殖产量达到9827吨,据此测算,可移出的碳汇量约为822.36吨。鹅埠街道新园村正在打造的“蚝山蚝水蚝风光”产业项目,依托千亩鱼塘的资源优势,围绕生蚝养殖进行了多元化开发,将较大程度增加深汕可移出碳汇量。

  据相关部门透露,深汕将持续优化养殖结构,研究多营养级贝藻混合养殖模式,以提高藻类养殖在海水产品养殖中的比重,预计可使渔业碳汇量增加56.4%,推动“养殖”与“增汇”双双收效。

  科技为先:夯实“海洋碳汇”数据基础

  近年来,深汕开展了近岸海域碳汇途径的识别和碳通量的核算工作。通过梳理近岸海域的碳输入和输出途径,综合测算了“碳通量”,对近岸海域水体碳库、海岸带红树林碳库以及入海河流排口等自然和人工碳汇途径进行了全面调查,为深汕绘制了一份详实的海洋蓝碳“地图”。

  通过调研,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汕管理局组织专家收集并计算了小漠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储碳量、红海湾浮游植物的固碳量等关键海洋碳汇基础数据,为区域污染防控、生态修复、绿色养殖、海洋牧场建设等未来海洋碳汇规划和决策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指导。同时,积极评估渔业养殖活动产生的可移出碳汇规模,利用模型量化了海洋养殖对碳汇的贡献,并预测通过优化养殖结构,进一步提升渔业碳汇的固碳能力,为绿色养殖和养殖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陆海统筹:推动生态环境提质“增汇”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自2021年起,深汕在海洋环境与碳汇项目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成功打造了从“源头治理”到“系统修复”的全链条海洋环境保护体系,并在该地区率先开展了入河(海)排污口的巡查、监测与整治工作。面对海洋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深汕全面排查了陆域与海域污染源,建立了覆盖天空、陆地和海洋的立体监测网络,提高了海上污染应急能力。

  “我们积极协调了多个职能部门,对海岸带进行了综合管理,以保障蓝碳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并有效应对陆源污染、海上污染以及海上应急需求。”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汕管理局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监管入海河流、排放口及污染物跨区域迁移方面,深汕对相关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及时开展了影响海洋环境质量因素的调查、溯源、检测和整治,运用了卫星反演技术对近岸海域的溢油、赤潮等问题进行了监测。

  下一步,深汕将继续稳步推进蓝碳生态系统的生境保护工作,从陆源污染到海上污染实施持续管理,建立健全蓝碳基础数据收集及测算工作体系,确保蓝碳发展获得长期、稳定的科学支持。


相关附件

为您推荐:

相关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