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活改革氛围,激励基层改革探索,日前广东省委改革办发布了65个广东省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其中,《深圳龙华探索减污降碳新路径,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案例入选,为深圳市生态领域唯一获评案例。
长期以来,龙华区秉持“政策牵引、机制保障、激励驱动”的改革思路,精心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全域覆盖”的治理体系,打造“1+1+2+N”双碳政策矩阵,确保各重点领域均有政策指引,并将环境质量指标纳入区级KPI考核,建立“月度监测、季度通报、年度考评”机制,推动各部门积极履职。同时,出台一系列补贴政策,激发企业参与减污降碳的热情。
工业领域方面,龙华区创新构建多维度工业减污降碳协同评价指标,完成30个工业园区和100家重点企业“一园一策”“一企一档”精准画像,靶向整改高耗能环节。其中,首创《龙华区注塑行业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以技术指导与管理建议的“良方”,孵化富士康、华润三九等2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建筑领域方面,龙华区借助数字孪生城市平台,深化BIM/CIM技术应用,打造智慧建筑管理新范式;建成全国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华章新筑项目,实现工期缩减66%、固废排放减少75%、现场用工量减少50%等突破性成效,创造建筑领域的减污降碳奇迹。
交通领域方面,龙华区打造“车—桩—网—储”四位一体新能源交通系统。累计发放区级新能源汽车补贴1.74亿元,成功拉动34.83亿元消费。125座超充站、22座车网互动站、10座综合能源补给站星罗棋布。不仅如此,龙华区还抢先布局低空经济,全国首个空铁联运项目、无人机智慧空港示范点相继落地,开辟交通领域绿色变革新赛道。
此外,龙华区以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为杠杆,撬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通过一系列举措,龙华区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优良率跃升至95.9%,改善幅度居全市首位,PM2.5、PM10浓度分别降至18.5、35.1微克/立方米,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水环境焕然一新,国考观澜河企坪断面水质提升至地表水Ⅱ类,观澜河荣膺广东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牛湖水碧道入选2024年度省级绿美碧带建设项目;技术维度勇攀高峰,与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共建“五基协同”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体系,为精准治污、科学降碳提供“龙华方案”;宣传推广成果丰硕,作为试点城市代表,在2024年全国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培训班上分享龙华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经验,相关案例荣获新华网“2024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实践创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