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全力打造美丽全运”暨“无废全运”行动倡议主题宣传活动在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开展。本次活动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执委会、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主办,通过创意方式,让“无废”理念深入人心,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深度融入顶级体育赛事。
“无废全运”深圳“无废城市”的赛场答卷
再过100多天,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圣火将在南粤大地点燃。这场体育盛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是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深圳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窗口。
本次活动上,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和化学品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林卫强致辞表示,“无废全运”行动是深圳践行办赛理念最生动、最富创新性的实践。深圳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核心,将“无废”理念深度融入赛事各个环节,构建了覆盖赛事全周期的废弃物管理体系。同时,借助大型赛事的独特平台,积极探索固废治理的创新路径,全力打造“零碳赛事”“无废赛事”标杆。
深圳推出“无废全运”减废公约,倡导观众践行“适量取食、光盘行动”的节俭之风,“自备用品、减量日耗”的绿色入住方式,“禁限塑料、简装优材”的消费选择,“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的低碳理念,“无纸办公、物资共享”的精简原则,以及“无废观赛、垃圾科学分类”的现场礼仪。从衣食住行到观赛办公,将“减废、回收、利用”的具体行动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
主旨分享技术指引助力美丽全运
在主旨分享环节,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燚以“深圳赛区‘无废全运’办事模式探索”为题,介绍了深圳“无废全运”建什么、怎么建。他还介绍,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结合“无废城市”建设经验,联合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布《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无废全运”建设技术指引》(以下简称《技术指引》),面向赛事组织方、运动员、观众等,从办赛、观赛、餐饮、住宿、出行等各方面融入“无废”元素,制定“无废全运”减废公约,鼓励多场景减废行为。
《技术指引》围绕“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构建“1+3+N”技术体系,旨在通过创建“无废全运细胞”,由点及面形成全民减废风尚,并充分发挥深圳固体废物现代化治理体系优势,保障赛事筹办全过程固体废物安全处置,助力大湾区办成美丽全运。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梁治宇则带来了“科技助攻”。他重点展示了“深i回收”平台如何用数字化“魔法”,实现可回收物的精准分类、高效回收与资源化利用,为“无废全运”提供强力支撑。他表示,深圳正加速布设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目标在2025年底覆盖全市50%以上区域,并结合智能回收箱广泛开展宣传推广,让市民在便捷投放中切实获益。
全民行动减废理念“可观可感可玩”
活动当天,体育场馆、固废利用处置企业、无废酒店代表与媒体记者和市民代表一起上台发声,共同呼吁全民探索共创“无废全运”新模式。
入场区“城市运动派对”的拍照打卡点以深圳市体育中心为背景,结合了“无废全运”的主题元素,市民纷纷拿起手机,留下绿色记忆。
在“深圳无废科普海报”展区,一张张精美的海报上描绘着生活、生产、消费等场景,每张海报上都有“深无废”绿色智能机器人的身影,演绎着不同场景的减废妙招。
在“深i回收”资源回收区,醒目的智能回收箱让分类变得简单有趣。志愿者现场指导,市民热情参与,大家一起努力迎接“无废全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