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小斌代表:
您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强数字化建设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40382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第一条“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继续完善碳市场建设”的建议
深圳碳市场自2013年启动至今,已稳健运营超过十年。深圳市于2021年正式启动深圳碳普惠体系搭建,开展自愿减排量交易市场建设。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以“低碳权益、普惠大众”为核心,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开透明、全民参与”原则,打造“双联通·四驱动”碳普惠体系,量化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节能减碳行为并赋予一定价值,通过低碳行为数据平台与碳交易市场平台互联互通,打造绿色发展的“深圳样板”。
目前深圳市已发布《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学》《深圳市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方法学》《深圳市共享单车骑行碳普惠方法学》《深圳市森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四项方法学文件。《深圳市碳普惠管理办法》中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探索开发碳普惠应用程序,依托信息化技术,通过数据采集,记录并量化个人日常生活中减碳行为的减排量,并将根据兑换规则换算成的碳积分发放到相应个人用户。个人也可按照自愿原则委托经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登记的碳普惠应用程序运营机构,在双方签署委托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前提下,代理其参与减排量核证、备案、交易等活动。
当前,腾讯和深圳通两家企业依托《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学》分别开发了“低碳星球”和“全民碳路”两个小程序,深圳供电局依托《深圳市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方法学》开发“居民低碳用电”小程序,哈啰和美团也依据《深圳市共享单车骑行碳普惠方法学》开发了相应的碳普惠应用程序。目前越来越多的公众已通过碳普惠应用程序参与到碳普惠体系建设中,累计参与人数已超过600万。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推动碳普惠与碳市场统一管理平台的搭建,充分论证平台功能,不断深化可行性研究,完善平台设计,争取近年内建成碳普惠与碳市场统一管理平台,尽快实现依托信息化手段统筹开展管理工作。
二、关于第三条“市生态环境局广泛调动中小企业参与绿色低碳建设的积极性”的建议
我局向来重视激活社会各界,尤其是中小企业参与绿色低碳建设的动力。近年来,我局多次组织开展企业减碳目标设定相关能力建设培训,协助企业设定碳目标、明晰碳减排技术路径和流程,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结合碳交易市场纳管企业数据,我局初步制定了重点行业碳排放参考值,为企业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参考。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服务力度,助力全市实现更广泛的绿色低碳发展。
三、关于第四条“市生态环境局探索建立碳排放开放数据库”的建议
目前我局正在利用国产新型感知传感设备在全市开展二氧化碳监测,组建中精度碳监测网络,探索微型化二氧化碳测量仪的应用场景,支持国产化、低成本、精细化测量设备应用。对于“建立碳源汇模型和城市双碳评估整理解决方案”,我局已基于多源碳监测数据,通过模型同化反演算法探索碳监测与碳核算融合,形成全市碳排放网格化地图,以此支撑双碳工作。另外,为实现碳排放数据的有效管理,我局正在积极搭建碳排放相关物联感知系统。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推进全市二氧化碳监测工作,完善监测网络,同时持续推进碳排放相关系统搭建,加快实现全市碳排放数据的便捷获取和有效管理。
四、关于第五条“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加快构建全市域高精度碳排放监测平台”的建议
目前,我局已在四家火电企业和垃圾焚烧处理企业试点安装温室气体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及动态变化,相关监测数据已汇入市生态环境局智慧环保系统。同时,根据《深圳市深化碳监测评估试点实施方案》,我市已逐步搭建起全市域的高精度碳排放监测网络,为全市双碳工作的有力推进提供了有效支撑。
下一步,我局将大力推广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试点范围,并根据《深圳市深化碳监测评估试点实施方案》持续完善全市高精度碳排放监测网络,为我市双碳工作的高质量推进继续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市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支持。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2024年5月28日
(联系人:吴思玥,联系方式:0755-2391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