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相关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我市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任务、国考省考河流监测断面达标任务、治水提质整治任务的总体目标,市人居环境委牵头在2018年4月3日启动了环保专项执法“利剑二号”行动。行动开展一个多月以来,通过强力的组织、科学的指挥、完善的机制和高效的督查全面推进,规范整治了一批环保问题企业,严厉打击了一批非法排污企业,有效削减了工业污染负荷,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利剑二号”行动进展情况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对涉水与涉气污染源实施“体检式”排查、“休克式”整治、“一证式”监管、“点穴式”执法等四大措施,全力推进“利剑二号”行动。
截至5月13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8273人次,检查6372厂次,共排查涉水工业污染源等7类污染源5042家,其中:涉水工业污染源2396家、水质净化厂21家、小散乱污企业1249家、服务类污染源145家、涉VOCs企业498家、涉锅炉企业186家、施工工地547家。排查共发现存在环境问题的污染源386家,均已下达整治任务,目前完成整治72家;共立案查处308宗,拟处罚金额3850万元,其中取缔关闭28家,实施查封扣押45宗,限产停产6宗,移送行政拘留4宗,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2宗,企业登报道歉5家,媒体曝光企业违法信息110家。
二、沙井街道污染源综合整治进展情况
为深入推进“利剑二号”行动,市人居环境委会同宝安区政府于5月3日起调集市区精干环保执法力量,成立了20个排查小组、10个执法小组,对沙井街道重点监管企业、小废水企业、一般工业企业等污染源进行排查整治,排查摸清企业污染管理水平、达标能力状况,制定分类整治标准,采取关停取缔、整改提升、整合搬迁等手段,大力削减污染负荷,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污染源管理水平,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并将沙井街道整治模式向全市推广。
截至5月13日,共排查各类污染源215家,其中重点监管企业71家,一般工业企业140家,小废水企业4家;发现存在环境问题企业38家,责令整改28家,立案查处10家(废水直排1家、在线造假1家、设置三通管污染物超越排放3家、稀释排放1家、污染物收集管网不规范3家、未按规定设置一类排放口1家),查封扣押3家。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按照“利剑二号”行动的部署要求,全市各区(新区)、各责任部门将紧盯目标任务,倒排时间节点,加大执法力度,为治水提质保驾护航。
一是加快排查进度。加快对重点监管企业、小废水企业、一般工业企业、服务类企业的排查进度,列出存在问题的企业清单作为整治对象,建立完善全市污染源数据库。
二是实施分类整治。结合沙井街道试点经验,对已排查清楚的各类污染源实行分类整治,强力关停一批未批先建、污染严重的违法企业,整改提升一批污染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整合入园一批微污染企业。